農傳媒
新聞
明年元旦農林漁牧現金救助金額提高 重納水稻、新增棗等6項作物改以產季認定救助

近年物價波動頻繁,墊高農業生產成本,為了貼近實際需求,幫助遭受天然災害農漁民盡速復耕、復養,農業部25日預告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 調升農、林、漁、牧產業大部分品項救助額度,重新將水稻納為救助品項,並訂定棗等6項長期作物以產季認定救助期間等,預告期限7天,明年元旦正式公告生效。

屏東地區經過農地重劃的農村地景。(攝影/梁偉樂)
農觀點
【觀點投書】農地治理新藍圖:從國土計畫到農政資源的永續規劃/黃子芸

《國土計畫法》從1997年首次提出構想,歷經近20年的醞釀與討論,2015年底完成立法,經過8年的準備期,「國土計畫」預計於明年5月正式上路,但在理應如火如荼審查「國土功能分區圖」的時刻,卻因「農地」的劃設、管理爭議,延宕國土計畫上路聲浪不斷湧現。

新聞
衝擊豬瘟防疫及農水路、冷鏈建設 財劃法修法影響農業財政250億元 肥料、用電補貼也受影響

立法院近日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衝擊中央政府財政,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24)日表示,初估影響農業部門金額約250億元,影響農業施政包括有關農民福利的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漁民子女就學金、農民喪葬津貼等,以及肥料、農業用電補貼;不僅農水路、治山防洪、冷鏈物流等基礎建設大打折扣,邊境防疫更大受衝擊。

新聞
縣市自辦學童乳爭取中央補助 農業部:回歸本業 推動酪農產業升級

行政院上周決議下學期起停辦「班班有鮮奶」學童乳專案計畫,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23)日表示,學童乳政策調查各縣市意見,大家希望中央續辦、由中央負責處理,但無論是鮮乳券、數位學生證等方式,各縣市意見差異太大,且原有14縣市已在學校午餐供應乳品,因此農業部將回歸本業,經費用於推動酪農業產業升級。

新聞
糧食產業全面升級 公糧收購總量不變、「輔導」每公斤提高1.5元 轉作每公頃增1萬元

農業部今(23)日提出「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在公糧收購總量不變下,調整三階段收購數量,並且提高「輔導收購」每公斤1.5元,從每公斤23元漲至24.5元,預估讓交公糧稻農年收入增加每公頃2萬元;並為確保稻作面積不增加,也提高轉作雜糧、休耕獎勵金每公頃1萬元。

(攝影/Jon Tyson on Unsplash)
新聞
禽流感H5N1跨物種感染 美國乳牛感染案例

美國從今年3月至12月20日止,已經有16個州至少800餘頭牛隻受禽流感感染,並從生乳中驗出H5N1病毒,61人受禽流感感染,一名德州乳牛場工人被認為是牛傳人首例,超過30位感染案例與接觸牛隻有關;但H5N1病毒並非食源性途徑感染,飲用經滅菌處理的牛乳不必有食安疑慮。

鄉間小路
阿里山林鐵水社寮的螢光鐵道。
鄉間小路
【探路阿里山】遇見阿里山的自然之美

聞名中外的阿里山位於嘉義山區。一般熟知的阿里山多指國家森林遊樂區所屬的區域,也就是沼平、祝山、姊妹潭、巨木群等周邊景點,結合阿里山林業鐵路,以「五奇新八景」的特色,年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探訪。

【生態旅遊】沿光誕生的路線,走探人文生態

山間秋剛涼。清晨了,但夜與風還繼續,自然深影暗沉沉在林鐵車窗外漫成寧靜的黑,車廂遊客擁擠,或坐或站搖搖晃晃在夢與現實間瞌睡。導覽員靖芹的解說從我的耳機傳來,聊著火車正經過的地方、她們在此度過的童年回憶,以及即將前往觀日的地景特色。莫名想起那部九○年代的電影《愛我就搭火車》,漫長車程讓搭車的人開始探索自我陰暗本質,試著彼此坦誠面對。如同此刻的我們,也正循光的明亮前進。

第九號橋梁。對於喜愛記錄阿里山火車的人來說,竹崎灣橋祕境絕對不陌生。除了可以在觀景臺上欣賞小火車,還可以看到牛稠溪支流中的火車倒影。天氣晴朗時,這裡更是林鐵迷必訪聖地。奮起湖頭上的光崙山,還有水社寮上方的四天王山,都在畫面遠方連綿山脈中現身了。

【林鐵故事】阿里山林業鐵路:一段與家鄉對話的覺旅

二○一八年,我成為「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的一分子。在此之前,我對這條馳名中外的鐵路充滿了好奇,渴望親眼見證那如畫般的風景。終於,同年十二月底,我迎來了第一次搭乘阿里山林鐵的機會。

嘉義火車站海拔三十公尺,第一月臺的北側是阿里山林業鐵路搭乘點(上圖),在此可以看到臺鐵「1067mm」與阿里山林鐵「762mm」兩種不同軌距並列。從嘉義站上車往東到竹崎站,屬於林鐵的平地段;接著開始爬山,過了知名的奮起湖站後,下一站就是以鄒族文化圖騰裝飾的多林車站

【林鐵故事】多林站:我的小村如此多林

清晨從嘉義市出發,沿著迴環曲複的山巒「之」字繞行,撥雲見霧,攀過一個個山巔、又下過一個個山坳,才發現整個阿里山區,其實是一個具體而微,卻又包羅萬象的世界。若搭林鐵,經過在奮起湖的短暫休止,小火車將穿過大凍山麓的長隧道,看見節理分明的「塔山」峭壁首次近距離現身,不知不覺竹林雜木已經漸漸轉為人造的柳杉,並迎來入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前最後兩個聚落──多林。

《鄉間小路》2024年12月號 森光之路

臺灣著名觀光勝地,阿里山以優美自然風景、深厚人文歷史,位列國家級森林遊樂區。阿里山林業鐵路系統更具百年歷史,沿線充滿豐富生態與人情故事,林鐵不僅屬於臺灣,也是世界級的文化珍寶。

儘管一路走來不易:二〇〇九年,阿里山遭遇莫拉克風災重創;林鐵修復期間又受阻於天災不斷,十五年來無法澈底竣工。直到今年(二〇二四),在眾人排除萬難的努力下,林鐵嘉義站到阿里山站全線恢復通車,撥雲見山。

【林鐵故事】十字路站:家離鐵道那麼近

過了多林,就是十字路。這兩個地方,巧妙地呼應了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兩首知名詩作〈雪夜停林畔〉(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與〈未竟之路〉(The Road Not Taken)的意象。煩心時,不妨來一趟林鐵小旅行,在列車未進站的鐵道邊,將掛懷不決的事物暫時放下,敞開雙臂擁抱風、霧,感受山林,甚至星空,或許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答案。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鰻魚的生命循環與洄游史

全世界共有19種淡水鰻,牠們在生物學分類上都是鰻鱺屬,其中製作鰻魚飯所使用的日本鰻,以及歐洲鰻、美洲鰻和鱸鰻等,都是人類常食用的物種。不論就東亞地區或全球來說,日本鰻都是養殖規模最大的物種,在臺灣除了日本鰻養殖,俗稱為黑鰻的菲律賓太平洋雙色鰻也具養殖潛力。這些淡水鰻都擁有從海洋洄游到河川定棲,再洄游到海裡繁殖的特殊生命史,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型態。

韓玉山認為,鰻魚資源完全人工養殖商業化量產目標實踐前,應縮減捕撈量,讓35%以上鰻苗能順利洄游成長。

開拓日本鰻養殖 完全養殖量產與保育並行:縮減野生捕撈量 人工鰻苗朝商業化發展

在環境破壞、氣候變遷與過度捕撈的夾擊下,近數十年來,養殖鰻量居首的日本鰻鰻苗捕撈量銳減至過去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以下。未來要拓展鰻魚產業的發展,必須雙管齊下,朝完全人工養殖商業化量產目標前進,開發鰻魚資源量;同時建立捕撈溯源制度,縮減捕撈量守護35%以上鰻苗順利成長,將有助野生鰻魚資源的永續發展。

利生10年淬煉 成功繁殖臺灣首尾人工鰻苗:科技人投入養殖 電子業眼光展望國際市場

鰻魚養殖已有上百年歷史,至今仍沒有商業化量產的人工繁殖魚苗,原因在野生鰻魚特殊的洄游生態。日本研究人工繁殖鰻魚苗已半世紀,去年成功將成本降至每尾1,800日圓,是全球最接近商業化量產鰻苗的國家「之一」──臺灣的利生生技自2013年創立後,屢屢突破鰻魚種魚催熟、替代飼料開發及誘導仔魚「變態」等難關,今(2024)年成功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

鰻苗是夜行性生物,漁民淘「鰻金」必得在冬季夜晚來到河口、海岸。

鰻苗汛晚到20天!捕鰻人有感 苗況不比早年:入冬罕見颱風推遲漁季 攀越漂流木撈「鰻金」

國內自每年11月起至隔年2月底開放捕撈鰻苗,但今年罕見在10月底有強颱「康芮」侵臺,11月中又遇「天兔」颱風,颱風警報期間無法捕撈,颱風過後沿海堆積漂流木、雜草與垃圾,均對捕撈作業造成阻礙,推遲漁季。

近年臺灣鰻魚外銷日本大幅萎縮,台灣區鰻魚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葉信明(右)、執行長汪介甫(左)盼輔導養殖業者提升品質,強化競爭力。

中國競爭、鰻苗資源減少 臺鰻何去何從?漁業署鼓勵野生「頭期苗」優勢推動設施養殖

臺灣曾是「鰻魚王國」,養殖鰻魚以外銷日本為主,1990年代初期在日本市占率超過5成,每兩條鰻魚就有一條來自臺灣,但隨著中國養鰻產業興起,臺鰻在日本市占率遭受挑戰。農業部漁業署表示,臺灣不應做價格競爭,但急需善用「頭期苗」優勢,導入設施養殖穩定生產,精進養殖技術,用高品質鰻魚贏回國內、外市場。

《豐年雜誌》2024年12月號 養鰻生機 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問世

臺灣的鰻魚產業發展已久,主要以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白鰻)外銷日本,包括捕苗、養殖、加工、出口皆有長期耕耘、技術獨到的業者,近年鰻苗資源短缺、中國鰻魚搶占日本市場,鰻魚產業鏈各端業者仍致力提高品質、拓展銷路搶攻海內外市場;利生生技更在花費10年、斥資億元後,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盼技術繼續突破,從上游帶動產業發展。

農藝
農藝
寶島慶豐年 Podcast

請連結至各大平臺聆聽: App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SoundOn

遇見五色鳥/內容提供/親子天下 文.圖/邱承宗

繽紛彩羽藏於林 遇見臺灣特有種「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身體滿布大面綠羽、頭與胸部有著紅、黃、藍、黑的色彩交錯,這是臺灣長見的五色鳥。牠其實是臺灣的特有種「臺灣擬啄木」,背部常帶有一小塊紅斑。臺灣擬啄木的身長約20公分,叫聲像和尚敲木魚,因此也俗稱「花和尚」。通常出現在海拔 2400 公尺以下的闊葉林,平地樹木較多的地方也有機會看到。

天長山區域的巨檜森林。(圖片提供/徐嘉君)

那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我們不用打穿它——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徐嘉君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原產在溫暖、潮溼的南美,1920 年代傳入美國,擴散到全美各地,再透過進出口貨物、盆栽泥土傳播,從美國擴散到澳洲、中國、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圖片提供/王忠信、李志琦)

人蟻大戰出奇招:解碼紅火蟻超級基因,開啟防治餌藥新方向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六百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香蕉便宜又美味,不需要一邊吃一邊吐籽。臺灣的香蕉在國際上更是高級蕉代表,被譽為香蕉王國。(攝影/Fluoride (sasablog)@flickrCC BY-NC-ND 2.0 DEED)

認明蕉農救星、保護臺灣香蕉品種權!中研院尋找抗黃葉病的香蕉基因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以醬汁白玉蝸牛(白螺肉)罐頭所完成的料理。(攝影/吳尚鴻)

養蝸牛、養家也養部落 世展會「白玉蝸牛計畫」盼改善原鄉生活

在宜蘭南澳,有一個特別的社區產業培力計畫,他們以「白玉蝸牛」養殖作為主軸,在原鄉地區帶領輔導的案家在養殖過程中不只收穫利潤、幫助家庭經濟,更重建並提升個人的生活信心、促進家庭與部落整體的關係。「我們想把白玉蝸牛發展成一個產業,改善原鄉地區缺乏工作機會、經濟狀況差導致部落人口外流、家庭失能的弱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