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30)日表示,因南亞的斯里蘭卡公告發生非洲豬瘟(ASF)病例,即日起列為發生ASF病例國家,因斯國雖與我國無直航航班,但與我國有直接通郵,仍具疫病傳入風險,呼籲國人切勿自斯國等ASF發生國家攜帶或以快遞郵包輸入豬肉製品,違規者首次即裁處20萬元罰鍰,第二次以上則裁處100萬元。
臺灣與日本歷經約8年雙邊諮商,日本厚生勞動省今(30)日於官網(https://www.mhlw.go.jp/stf/newpage_39620.html)公布臺灣養殖龍虎斑獲准輸銷日本。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臺灣養殖龍虎斑過往主要銷售到中國,有了日本市場以後,可望降低對單一市場的倚賴,農業部後續一定會積極推動。
農業部與教育部協力推動「班班有鮮奶」、國產可溯源乳品進入校園,但在學期之初完成採購學校比例偏低,且多數學校考量冷鏈等因素選擇保久乳而非鮮乳,農業部次長杜文珍今(30)日表示,近來因許多學校志工家長協力鮮乳配送事宜,已改喝鮮乳,且供應乳廠也以尚未喝到學校優先配送,截至上周已有69%、近7成喝到第一次鮮乳。
強烈颱風「康芮」逐步進逼臺灣,7級風暴風半徑已達320公里,是1996年賀伯颱風侵臺後最大紀錄,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日下午臨時視察宜蘭南方澳漁港防颱整備情形。南方澳漁港約有570多艘漁船、1,800多名船員,陳駿季提醒,康芮暴風圈預計晚間11時觸陸,當縣政府下達上岸指令時,請漁港同仁及相關單位盡速將漁民安置岸上,避免風險。
農業部去年2月推出農業永續ESG專案,邀請企業公私協力,參與永續農業、碳匯及保育、農業文化及生活三大領域專案行動,至今已有72家企業參與,農業部今(30)日再宣布農業永續ESG客製媒合平臺「ESG STORE」上線,提供一站式服務,方便企業找尋多樣化專案合作機會。
環境部昨(28)日審查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2項本土自然碳匯減量方法。森林最少5分地、竹林1分地可申請執行自願減量專案,以增加碳匯成效取得俗稱「碳權」的減量額度,這兩項方法學計算碳匯成效採計木竹生長量及木竹製品固碳量。
影音專區
鄉間小路
節氣更迭,平安送走中元,又將迎來熱鬧西洋萬聖,應該來點不一樣的。這期《鄉間小路》勇於突破舒適圈,為鄉友們引介不同以往的臺灣特色食材──前往高雄「青隆鱷魚場」,認識曾作為臺灣辦桌文化重要食材的鱷,面對大眾飲食、環境觀念的時代變遷,如今如何發展;也轉進「海王星餐廳」,請國宴級大廚開席當年最鱷料理。
【餐桌上的產地】鱷魚:與鱷同行四十年
對鱷魚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電影裡,靜靜埋伏水中,無聲凝視萬物,又突然以一身堅硬隆起的外皮出現,將獵物拖入水裡,這樣兇猛的動物要成為食材,屬實難以想像,而想像外的事情總會發生。
午後的高雄天邊隱隱掛著烏雲,越往位於鳥松區的「青隆鱷魚場」開去,天色堆疊得越暗,風雨欲來的樣子,像隱喻著目的地的一切,有什麼正在等待。
【餐桌上的產地】鱷魚:開拓鱷路的前行者
在高雄湖內區營業超過三十年的宴會型餐廳「海王星餐廳」,尋常餐廳外觀,櫃檯卻掛著特殊的「鱷名遠播」匾額,整潔寬闊的場地,餐桌布置不失細節。各種精緻菜色與特殊少見的鱷魚餐點,皆來自國宴大廚「阿泉師」高景泉之手,同時他也是鱷魚料理界的名廚。
【餐桌上的產地】鱉:溫泉水滑鱉味美
客人問:「現在要撈嗎?」林信弘抱出一個鋼盆:「剛好雜誌社要來拍,我先撈起來了,你看。」盆底躁動不安,傳出尖銳爪子刮金屬的沙沙聲。
我們探頭看,一隻草綠色的扁平甲殼生物,用爬蟲類的狹長眼珠瞪視我們。頭尖嘴細,像烏龜又像鱷魚,充滿皺褶的長頸生猛有力,在空中不斷揮舞,甚至可以轉動一百八十度往後攻擊,林信弘提醒:「小心別被咬了!」
【餐桌上的產地】白玉蝸牛:南澳蝸蝸們的祕密日常
炎炎夏日,來到南澳鄉金岳部落的育蝸場,怕日晒的蝸牛已躲進野草底下乘涼,或鑽入土裡避暑。午後三、四點氣溫稍轉涼,郭金郎的太太事先將育蝸場的灑水器打開,溫溼的水氣彷彿在提醒蝸牛:「來喔,準備要放飯囉──」如同寵物飼主搖鈴示意小狗來吃飯,一道道噴灑的山泉水,成為蝸牛的開動鈴鐺。
【餐桌上的產地】鮟鱇:一尾醜醜仔,思雙枝
全世界的鮟鱇魚超過三百種,最大共通點是都長得相當「奇特」。臺語有句俗諺「醜醜仔思雙枝(居)」,意思是再怎麼其貌不揚皆能尋覓伴侶。而關於深海鮟鱇魚有趣的特點之一,是身為雌雄共生的魚類,鮟鱇雄魚找到真命天女後,會牢牢咬住對方、寄生其上,逐漸退化成為生殖器,最終與雌魚融為一體。
豐年雜誌
臺灣甘藍(高麗菜)全年產量為所有蔬菜之冠,然而夏季平地高溫不利生產,午後雷陣雨和颱風常造成夏季甘藍產量減損,供需不平衡易導致菜價波動。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歷時10年,終於今(2024)年育成具耐熱性、抗黃葉病的甘藍新品種「台中3號」,歸類為硬種品種,口感嫩脆,耐貯運性佳,適合開發加工、外銷等用途,提供農民種植甘藍的新選擇。
高麗菜成為賭博菜的原因與解方:提升農業生產力、組織性 從源頭抑制產銷失衡╱焦鈞
甘藍(高麗菜)是臺灣產量最高、國人最熟悉的蔬菜,有「菜王」之稱,卻也常遭遇價格波動大、「菜金菜土」現象,種植甘藍因此如賭局一般。甘藍變成「賭博菜」,農政單位推出預警制度仍難緩解農民搶種潮,背後實有農產品產銷失衡的結構性因素。
《種土》安和哥養土「長養萬物」:守護有機棗園 屋前種樹「坐在這,你看多幸福!」
《無米樂》導演顏蘭權新作紀錄片《種土》入圍金馬獎,片中關注農業土壤議題,記錄竹科工程師「阿仁」希望將都市農業廢棄物堆肥轉化為土壤,奮力一搏「種土」的歷程。阿仁結識棗農「安和哥」楊安和,因在安和哥棗園看到自然照養有機的土壤,找到種土大夢成真的可能性,建立信心。會呼吸、生態系健全蓬勃的農業土壤如何養成?答案或許就在楊安和30年來的農業實踐之中。
建構智慧灌溉系統 強化調度與防災韌性:應用新興科技技術 把農水管理變簡單
隨著全球物聯網感測、雲端運算服務、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等科技發展,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以下簡稱農水署)持續建置圳路水位、流速、閘門開度及即時影像等監測設備,各管理處針對灌區特性因地制宜,透過結合物聯網及模擬演算等技術,可掌握即時水情,並進一步將數據資料運算分析,有效運用各項監測資料。
守護灌溉用水 多元培訓優化水質管理效能:從現場初驗到實驗室檢驗能力全面精進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以「取清防汙」作為灌溉水質業務的施政主軸,透過「取清:確保取用水源安全」及「防汙:防止汙染介入影響」兩大管理面向,掌握灌溉水質現況及變化趨勢,倘若發現異常情事或具潛在風險之虞時,則啟動搭排水質稽查及汙染緊急應變等管理措施,落實灌溉水質保護。
農田水利防災整備 汛期前完成應變演練:防範未然基於日常 保障農業穩定生產
臺灣年平均降雨量達2,515公釐,面臨梅雨鋒面、西南氣流及颱風等影響,約有80%降雨量集中在6月至11月間,且近年因全球暖化,旱澇交替頻仍且愈趨極端,嚴重影響農產品生產環境,對全國農田水利設施造成嚴重威脅。為有效控制並減少災害損失,需落實汛期前整備作業,以及汛期間的應變措施,以維護整體農業生產環境。
農藝
繽紛彩羽藏於林 遇見臺灣特有種「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身體滿布大面綠羽、頭與胸部有著紅、黃、藍、黑的色彩交錯,這是臺灣長見的五色鳥。牠其實是臺灣的特有種「臺灣擬啄木」,背部常帶有一小塊紅斑。臺灣擬啄木的身長約20公分,叫聲像和尚敲木魚,因此也俗稱「花和尚」。通常出現在海拔 2400 公尺以下的闊葉林,平地樹木較多的地方也有機會看到。
那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我們不用打穿它——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徐嘉君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人蟻大戰出奇招:解碼紅火蟻超級基因,開啟防治餌藥新方向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六百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認明蕉農救星、保護臺灣香蕉品種權!中研院尋找抗黃葉病的香蕉基因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養蝸牛、養家也養部落 世展會「白玉蝸牛計畫」盼改善原鄉生活
在宜蘭南澳,有一個特別的社區產業培力計畫,他們以「白玉蝸牛」養殖作為主軸,在原鄉地區帶領輔導的案家在養殖過程中不只收穫利潤、幫助家庭經濟,更重建並提升個人的生活信心、促進家庭與部落整體的關係。「我們想把白玉蝸牛發展成一個產業,改善原鄉地區缺乏工作機會、經濟狀況差導致部落人口外流、家庭失能的弱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