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新聞
新知先知
農政策
農產經
食。境。生活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當月主題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訊息平台
搜索
2019年12月13日
登錄/註冊
登入
歡迎!登錄到您的帳戶
您的用戶名
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了嗎? 尋求協助
創建一個帳戶
創建一個帳戶
歡迎!註冊一個帳戶
您的電子郵件
您的用戶名
密碼將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您。
找回密碼
找回密碼
您的電子郵件
密碼將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您。
農傳媒
新聞
新知先知
農政策
農產經
食。境。生活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當月主題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訊息平台
首頁
豐年雜誌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什麼殺了珊瑚礁?濫捕與嗜食礁魚,以及不當觀賞行為都NG
豐年雜誌
-
20191016
封面故事
國產豬拚經濟,挑戰還在疫區除名後
編輯部
-
20190724
封面故事
生物安全,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編輯部
-
20190724
封面故事
疫區除名 最後一哩路──從崩盤到躍進,口蹄疫長征22 年
編輯部
-
20190724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與畜禽疫病抗戰,正視它才能殲滅它
編輯部
-
2019072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金城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病毒學碩士暨博士。自民國105年6月出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是臺灣重要的豬病專家,並為美國出版之重量級豬病著作Disease of Swine共同作者之一。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 驗所研究員兼組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行政院農業委 員會技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主任等職。 身為獸醫,能將疫病清除是職業生命中最大成就,我希望退休前能將本島的豬瘟與口蹄疫撲滅,尤其豬瘟從日據時代就有,堪稱世紀疫病,只是臺灣長期以來用疫苗壓制,雖然十多年沒傳出案例,但無法確定病毒是否已滅絕,所以目前我請畜衛所一組人員循口蹄疫模式,專門偵測環境病毒。 豬瘟會潛伏感染,不像口蹄疫全部免疫一次拔針,疫情比口蹄疫更難預測。因此清除豬瘟,第一階段是全國性 監控,包括野外監測還有檢驗北中南東的豬場,譬如剛產下的仔豬留幾隻不施打疫苗,採類似哨兵豬的環境病毒監測方式讓豬在場內生長,若沒有豬瘟症狀,就知道場區清淨了。假設各處分析都無病毒存在,就會考慮從部分鄉鎮做階段性拔針,當口蹄疫和豬瘟都成功清除,臺灣豬肉在國際上就很有競爭力。 禽流感方面則清除掉H5N8以及人禽共染的H5N6,目前殘餘的H5N2雖能清除,不過蛋雞場為三代混養,病毒會不斷循環,加上禽流感死亡率僅30%,雛雞感染後未死亡就成了抗體極高的「金剛雞」。若驗出抗體陽性就撲殺,一清下去恐將無蛋可吃。其實禽流感案例逐年減少,只要嚴格做環境監控來遏阻病毒大量增加,狀況就能維持得很好。若能清掉豬瘟與口蹄疫,同時抑制禽流感,我覺得階段性任務就很圓滿了。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 2019年7月號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口蹄疫事件簿──懶人包速懂22年臺灣口蹄疫
編輯部
-
20190724
相隔不過三天,3月22日疫情幾乎已占據臺灣西半部,同時南向蔓延到恆春,到了5月22日,全臺北中南東皆已冪覆在疫情中。口蹄疫從爆發到今日已逾20年,這些歲月裡有許多關於農政單位和產業的轉折變遷,依著懶人包逐一回顧。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臺灣蘭業下個盛世 揮別外銷狂飆年代,轉身何處往?
編輯部
-
20190619
每年蘭花出口量幾乎都在攀升,但張耀乾不諱言產業迄今已走過高獲利與高成長巔峰,要保持臺灣高昂外銷能量,他認為守成與開拓應雙管齊下。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臺灣蝴蝶蘭 升級智農4.0版 讓輔具摹擬人工,數據當經驗相傳
編輯部
-
20190619
至於澆水機除了軌道懸吊型,還有跨植床或植床間移動、架設單桿或雙桿的陸地自走型,每款價格則從18萬到上百萬不等。但無論這類農機設備成熟與否,開發初衷都希望達到生產上的省工省力。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把智慧農園推向極致 明星蘭業──經驗與科技栽培是品質的王道
編輯部
-
20190619
明星蘭業董事長林明星的辦公室裡,掛滿了馬拉松獎牌與錦旗,在他爽朗聲音及和藹笑容背後,看待蘭花產業經營就像每回長跑,秉持著都是那份不折不撓的前進態度。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以本土化動物福利指標,帶動畜牧產業友善轉型
編輯部
-
20190219
《動物保護法》公布前後適逢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即將營運,當時臺南市動物防疫所曾接獲國外工程師詢問臺灣動物保護法規制定情況,以便安心攜帶寵物前來臺灣工作。這個經驗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更進一步認識國際對動物福利的重視。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臺灣動物福利發展歷程溯源,展望友善動物國度
編輯部
-
20190219
此五大自由為成立於1924年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所應用,其主要任務為制定國際貿易動物衛生標準,提供世界貿易組織(WTO)有所依循。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善待動物,就是善待人類
編輯部
-
20190217
蛋雞、豬與乳牛是臺灣最普遍的經濟動物,牠們所提供的畜產品在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關注動物福利的重要性並非只是一種意識形態,同時也與人類健康、食品安全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動物福利白皮書》領銜邁向制度化
編輯部
-
20190217
保障經濟動物福利,不只是改變動物的一生,從畜牧業者、通路商、消費者,都會受到影響、面臨抉擇。這樣的大工程,推動難度可想而知。
閱讀更多
封面故事
打通動物福利市場,消費者認知為火車頭
編輯部
-
20190217
歐洲聯盟曾於2016年公布研究報告《歐洲聯盟公民對動物福利的態度》(Attitudes of Europeans towards Animal Welfare),顯示59%公民願意為動物福利畜產品支付更多費用。
閱讀更多
裝載更多
熱門
漁民工作安全需要它!漁業署徵求輕量耐磨好活動救生衣
新聞
莊 曉萍
-
20191212
海上天氣變化大,突然浪大,人一沒站穩就會掉進海裡,若掉進海裡又沒穿救生衣,恐怕凶多吉少,只是便宜的泡棉式救生衣厚重、又不利作業,而昂貴的充氣式救生衣又不耐磨,不少漁民選擇不穿。漁業署12日對外收集適合漁撈作業救生衣的設計意見,邀請各界專業協助提升漁民作業安全。
雲林花生爆倉恐貯存不當?農糧署澄清並承諾確保食安
新聞
陳 儷方
-
20191212
農民團體協助收購花生,但一下子量太大暫存於紙倉庫,外界質疑花生保存方式是否危及食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應表示,這樣的貯放方式不會有食安問題,但這2天會再找更適當的存放處。同時,農糧署也表示,已與食藥署也會同採樣監測,以確保食安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