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新聞
農業部「花創中心」今掛牌 陳駿季:一站式服務、沙盒試驗解決產業問題

直屬農業部的四級機構「花卉創新園區研究發展中心」,今(1)日正式掛牌。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花創中心是全臺第一個直接與研究單位結合的產業園區,可望加速研發與產業對接;他承諾服務、技術及空間的升級,花創中心未來將提供一站式整合性服務、沙盒(sandbox)試驗,客製化協助產業解決問題。

新聞
食藥署預告廢止日本食品禁止進口規定 福島5縣食品未來按風險抽批檢驗

我國自去年9月開放進口日本福島5縣的野生鳥獸肉、漉油菜及菇類,若進口須檢附輻射檢驗證明及產地證明雙證,且邊境採 […]

新聞
仰山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盼成立有機農業司 農業部3個月內研擬方案

仰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等人今(29)日前往行政院陳情,盼提升推動有機農業單位位階,從現有「農糧署農業資源組有機農業科」提升為「農業部有機農業司」。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表示,因行政院「業務司」數量及人力受到人事總處控管,可行方向是將有機農業業務與現有性質相近的業務司如「資源永續利用司」合併。

新聞
114年度總預算追加預算三讀 各部會媒宣費遭通刪 農業部預算約減列1成

行政院「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總計編列878億餘元,其中農業部占10億9,430萬元,主要用於治山防災、撥充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辦理農水跨域整合、防範非洲豬瘟邊境管制等。立法院院會今(29)日完成三讀,同意追加819億元,減列追加預算59億餘元,其中包括刪除各部會媒宣費4億146萬元。

新聞
「農金獎」報名數歷年新高 蕭美琴出席以「戰貓理論」勉勵農漁會

農漁會信用部年度盛事「第19屆農金獎」頒獎典禮今(29)日舉行,副總統蕭美琴親自出席向獲獎農漁會表達敬意及祝賀,她並以熱衷提及的「戰貓理論」勉勵農漁會夥伴,要具敏捷性「能夠跳得比自己的身高還要高好幾倍」,要有彈性及韌性,才能夠在變動中抓住機會,陪伴農漁民、給他們溫暖。

新聞
超思案偵結 陳駿季:還同仁遲來的公道 未來產銷調節鼓勵貿易商進口

臺北地檢署偵辦超思進口雞蛋案28日偵結,對農業部相關同仁查無不法,不予起訴,陳駿季今日表示,農業部尊重司法調查,這次偵查結果還給農業部同仁公道,同仁會繼續往前走、為畜產業努力;未來若再遇到類似產銷失調情形,農業部不會再用由政府部門直接從國外進口,而是另行設計機制,鼓勵貿易商從國外進口。

鄉間小路
金黃外皮裡包著高麗菜餡的炸粿,上頭一定要壓上三隻蝦子才是正宗。
鄉間小路
【菊島喫風土】剝指尖的蝦殼,吃下海上的光

釣蝦場燈光在水面上閃爍,像極夜裡過於明亮的星。

我陪著來自東京的朋友坐在池邊塑膠椅上,手裡握著釣竿,看著浮標一沉一浮。他興奮地問:「你們臺灣人真的很愛蝦呢?」我笑回:「大概吧。」話音剛落,空氣裡瀰漫著燒烤醬料的煙霧氣味,讓我心底泛起一絲空缺—因為我最熟悉的蝦滋味,從不在這樣的池水裡。

入夜後的奮起湖,暫時褪下喧鬧,安靜的夜色令人傾心。

【阿里山鐵道物語】奮起湖車站:聆聽小站的日常聲影

那日,早晨七點未到,我獨自來到奮起湖車站的月臺上,靜靜地享受著難得的寧靜。晨曦輕柔地灑在鐵軌上,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山林氣息,令我不禁思索:這座車站有哪些畫面與聲音,是居民與旅人所熟悉的回憶?

出於好奇,讓我心中燃起了探索的渴望,我決定去拜訪站長詹岳翰。他在阿里山鐵路服務超過十七年,曾擔任列車長和沼平車站的站長。

入夜起霧,要在溼滑的懸空木樁上跑動,難上加難。

【山路跑旅】乾爹是大家的

中部越野跑圈有一位號稱「全民乾爹」的人物,年過六十,身材精實,膚色黑亮,很容易看出這人是練家子,但總是憨憨地笑,瞇著雙眼,嘴角都快拉到耳際。

初次遇到乾爹,是二○二三年末的龍虎鳳越野,從加里山下來時,看到這個精壯的背影。他讓到一旁說:「少年仔,給你先過,我體力要留到下週。」

用同款杯子裝一樣的茶,搭配不同的杯托,會有不同的喝茶體驗。

【四方茶話】杯托與家家酒

茶具中,我最捨得花錢的,是杯托。然而,合適的杯托不好找,於是成了我最晚才入手的茶具。

杯托的選擇,首先要看跟自己現有的茶杯,是否搭配。接著可以考慮跟整體茶席的風格有無一致。常聽人說,茶席是大人的家家酒,原本不以為意,但等到自己買了杯托,瞬間煞有其事地慎重起來,一如杯托,在使用過程中,確實帶給品飲者更顯著的正式感。

欒樹的花序中,有雌雄兩型的花朵。

【林間散步】欒樹的道路

母校臺灣大學,慣用樹木命名校內幹道。椰林道、蒲葵道、桃花心木道,大致反應了早年的植樹偏好─大多是日治時的偏好,畢竟早早種下,才容易形成歷史記憶。校內雖也持續種植幾十年來流行的各類樹種,但幾乎都排不上命名榜。然而臺灣欒樹不一樣,伴隨幾個新系館往南延伸,「欒樹道」在兩千年初獲得命名,此時欒樹也才剛流行了約二十年,就樹木的時間而言,如此年輕。

【臺灣原生種】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石虎是臺灣目前唯一的原生貓科動物,位列瀕危保育名單。其外型肖似虎斑貓,但耳形圓潤,耳後有明顯白斑,雙眼如探照燈炯炯有神,兩條灰白紋路從眼窩內側往上延伸到額間,是最清楚的特徵;體長約六十五公分,尾長約三十公分,體重則有三到六公斤,全身覆蓋深色斑點。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5年8月號 公職獸醫師 守畜平安

今(2025)年臺灣獲頒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傳統)豬瘟非疫國」,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擁有「三大豬病非疫國」地位的國家。但多數國人也許並不清楚,我們之所以能成功打下每場公衛史上動物傳染疫病的勝仗,是因為有一群公職獸醫師們站在身後,守護著我們的日常食安及動物保護與健康。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執業現場,看看他們究竟和一般認知伴侶動物獸醫師們有何不同,又有些什麼心內話想對我們說。

台中亞蔬2號在秋冬季於臺南善化地區以土耕進行生產之植株生育情形。

黃色方形新品種 番椒-台中亞蔬2號競爭力強:具多重抗病性且椒味淡

番椒(Capsicum annuum L.)原產於中南美洲墨西哥、祕魯一帶,目前為臺灣重要之果菜類蔬菜。番椒家族中具辣度的為辣椒,不具辣度的為甜椒。甜椒色彩豐富,富含營養價值,又具多用途性,深受消費市場喜愛。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共同針對臺灣栽培環境,歷經6年,成功選育出第一個黃色甜椒新品種,「番椒—台中亞蔬2號」

岡健太郎在秋葵田裡除草。

務農讓我不孤獨:失落青年的有機救贖旅途

2022年8月下旬午後,驕陽火一般曬著大地,我造訪了位於九州福岡縣糸島市,被群山環抱的「岡FARM」農園的秋葵田。秋葵大多在清晨就已經採收完畢,當下幾乎看不到果實,但一根根筆直挺立的枝幹間,依舊開著好幾朵可愛的黃花。秋葵田旁,深綠色薑黃葉迎風搖曳。這些不畏酷暑,茁壯生長的蔬菜,讓人聯想到這片田地的主人──岡健太郎,他也有著作物般堅韌、沉穩的氣息。

從戰場治療到牧場的功臣:大小動物都靠我 獸醫師職業面面觀

當我們談到「獸醫師」,腦海中浮現的多半是為家中毛小孩診療的溫柔形象。不僅僅是民眾,許多獸醫系學生最初的志向,也多緣於對伴侶動物的熱愛。然而,這並非獸醫師的全貌。回溯歷史,獸醫學的發展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公職獸醫師也有淚:在民眾與政策夾縫間堅守防線

很多民眾可能不知道,公職獸醫師也有他們的心裡壓力,無論是疫情爆發時不得已撲殺動物,或是因為動保議題被夾在各種立場間動彈不得。臺灣公職獸醫師長期人力緊缺,再惡化下去恐有逃亡潮。雖然今年政府加給「不開業獎金」打強心針,但實務職等上仍有可改善的空間。最重要的是,希望民眾能多給一些體恤與諒解,公職獸醫師們不是冷冰冰的機器,也有感覺也有淚。

臺北大龍峒,大龍街及昌吉街一帶的臺北大稻埕屠獸場,1909年4月9日興建,1924年8月整修。(圖片提供╱臺北市立文獻館)

百年防疫中茁壯的公職獸醫師:從牛疫撲滅看臺灣獸醫學制建立

今年行政院加給公職獸醫師「不開業獎金」,為的是達到長期留才、攬才,穩固防疫堡壘、傳承防疫經驗的目的。公職獸醫師守護著全民吃進嘴裡的動物蛋白,含肉、蛋、乳品的安全與衛生,而臺灣獸醫學發展始於日治時期的牛疫撲滅,在此之前臺灣無論獸醫、人醫,皆是以中草藥為主,民間信仰為輔的迷信、神話與符咒年代。

農藝
紅豆人工挑揀瑕疵豆,過程相當很累。(圖片提供/福熊)
農藝
彎腰,為島嶼種下希望的人們》冷鏈提升農產競爭力 農會協助農民打破市場壟斷價

無論是紅豆或是洋蔥,要打破根深柢固的結構,單單靠農業部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農會民間力量的協助。農業部全力支援需要的相關冷鏈加工設備,農會出面組成農產公司,用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收購,進行加工處理,打破市場被壟斷的局面。

寶島慶豐年 Podcast

請連結至各大平臺聆聽: App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SoundOn

遇見五色鳥/內容提供/親子天下 文.圖/邱承宗

繽紛彩羽藏於林 遇見臺灣特有種「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身體滿布大面綠羽、頭與胸部有著紅、黃、藍、黑的色彩交錯,這是臺灣長見的五色鳥。牠其實是臺灣的特有種「臺灣擬啄木」,背部常帶有一小塊紅斑。臺灣擬啄木的身長約20公分,叫聲像和尚敲木魚,因此也俗稱「花和尚」。通常出現在海拔 2400 公尺以下的闊葉林,平地樹木較多的地方也有機會看到。

天長山區域的巨檜森林。(圖片提供/徐嘉君)

那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我們不用打穿它——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徐嘉君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原產在溫暖、潮溼的南美,1920 年代傳入美國,擴散到全美各地,再透過進出口貨物、盆栽泥土傳播,從美國擴散到澳洲、中國、日本、韓國、臺灣等地。(圖片提供/王忠信、李志琦)

人蟻大戰出奇招:解碼紅火蟻超級基因,開啟防治餌藥新方向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六百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香蕉便宜又美味,不需要一邊吃一邊吐籽。臺灣的香蕉在國際上更是高級蕉代表,被譽為香蕉王國。(攝影/Fluoride (sasablog)@flickrCC BY-NC-ND 2.0 DEED)

認明蕉農救星、保護臺灣香蕉品種權!中研院尋找抗黃葉病的香蕉基因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